10月13日,第一届中国医疗保险研究北部论坛暨健康中国与三医联动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中国医疗保险研究北部论坛(以下简称“北部论坛”)是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指导下的区域性学术交流平台,由京、津、冀、黑、吉、辽、蒙7省市医保研究会共同组织搭建。第一届论坛由天津市医疗保险研究会主办。
论坛由天津市医疗保险研究会会长刘晓程主持,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光莅临大会致辞,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会长王东进出席并讲话。
杨光在致辞中表示,在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之际,举办首届医保研究北部论坛意义重大。中国医保研究会成立十年来,始终坚持“聚贤、纳言、立说、献策”的立会宗旨,建立了遍布全国27个省、41个地级市的医保研究平台;积极开展专题调研、医保评估、会议交流等学术活动,医保理论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充分发挥智库、资政的重要作用,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50多条可行性对策建议。医保研究的十年,正是医保制度发展最快的十年,在助推三医联动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医疗保险研究北部论坛活动规划》,确定第二届论坛由内蒙古自治区医保研究会主办。
据了解,北部论坛作为区域性的医保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交流平台,将认真贯彻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有关精神,根据中央关于深化医改的决策部署和落实国家医改战略,以新医改和医保制度的创新发展为主题,紧密结合医保工作的实际,针对医保制度的完善与创新问题;三医联动问题;医保管理体系中的统一效能问题;城乡统筹问题;医疗保险筹资机制和保障水平问题;基金运行效率、风险控制和使用效果评价问题;医保支付方式问题;药品价格放开后的医保药品支付标准制定和谈判机制问题;医疗救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方式;以及工伤和生育保险、长期照护保险等问题提出论坛课题,开展研究活动。同时,对各省市在医保制度的建立和医改推进中的做法和经验进行理性思考和科学总结。按照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更加公平和可持续的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目标,围绕医改中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整合区域内外的智力资源,集思广益,凝心聚力,广泛开展研究和探讨,并与“西部论坛”、“中部论坛”、“东部论坛”交流和沟通,形成相互促进、整体互动的格局,共同为政府决策、区域医改提供研究成果和相应服务,为建设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全民医疗保障发挥积极的作用。
在之后进行的健康中国与三医联动论坛上,人社部医疗保险司副司长颜清辉、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副主任黄华波,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金维刚,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熊先军,天津医保研究会副会长、南开大学教授朱铭来,中国药科大学教授丁锦希,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总经济师高连欢,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疗保险处副处长陈晓磊等领导和专家学者,分别就中国医疗保险的改革与创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核心问题的思考、全国医保异地联网实时结算工作进展情况、医保付费制度改革的进展与思考、从医保基金看北部七省医疗资源配置及使用情况、三医联动下的药品流通体制改革、三医联动下的医保信息化建设、苏州市长期护理保险建设情况等主题做演讲,大会交流气氛热烈。
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会长王东进最后做重要讲话。他在发言中指出,党中央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以来,医疗保障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覆盖范围扩展到全民,保障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都对今后一个时期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了更新的使命,指出了更明确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障可持续性,更好地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推进“三医联动”,推进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深化支付制度和方式改革,医疗保险研究工作必须要有所作为,开展深度研究、联合研究,为医保保障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政策和技术支撑。中国医疗保险北部论坛学术交流平台的建立,顺应了我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的形势要求,也必将带动北部地区医疗保险研究迈上新台阶。希望北部论坛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按照健康中国和全民医保的目标要求,依照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聚贤、纳言、立说、献策”的宗旨,守正创新,积极开展医疗保险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为助力北部地区乃至全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新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来自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等7个北部论坛成员单位在内的全国26个省市的人社厅局主管医疗保险工作的局长及相关负责人;医疗保险研究会(协会)会长、秘书长约人参加了论坛。天津市部分区县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及天津医保研究会理事单位负责人均应邀参加。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中部论坛执委会、湖南省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研究会、江苏省医疗保险研究会、陕西省医疗保险研究会向第一届北部论坛发来贺信。
赞赏